2025年的拆迁政策确实有了新动向港股开户配资,但“全面拆迁”这个说法不准确。 根据住建部最新文件,今年启动的是“城市更新2.0”,重点针对两类房子:一是经鉴定为D级的危房,二是上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预制板房。 这两类房子占全国城镇存量住房的约15%,涉及超过3000万户家庭,相当于每7户就有1户可能受影响。 先看政策背景。2015-2018年棚改高峰期,全国年均拆迁600万套,造就了一批“拆二代”。 但2019年后政策转向“旧改”,2023年全国老旧小区改造仅完成1.2万个,远低于预期。 今...
2025年的拆迁政策确实有了新动向港股开户配资,但“全面拆迁”这个说法不准确。
根据住建部最新文件,今年启动的是“城市更新2.0”,重点针对两类房子:一是经鉴定为D级的危房,二是上世纪80年代前建造的预制板房。
这两类房子占全国城镇存量住房的约15%,涉及超过3000万户家庭,相当于每7户就有1户可能受影响。
先看政策背景。2015-2018年棚改高峰期,全国年均拆迁600万套,造就了一批“拆二代”。
但2019年后政策转向“旧改”,2023年全国老旧小区改造仅完成1.2万个,远低于预期。
今年中央财政突然甩出3500亿,支持300个城市开展城市更新,背后有两个原因:
一是房地产库存积压严重,截至2025年2月,全国待售商品房达7.46亿平方米;
展开剩余76%二是地方政府债务压力大,2024年城投债违约规模突破2000亿,必须通过盘活存量土地缓解压力。
这次拆迁有三个新特点。首先是补偿标准大幅提高,根据《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》,货币补偿不得低于周边商品房市场价的110%。
以上海东安一村为例,80年代老房评估价达13.5万/㎡,比同地段二手房挂牌价高15%。
其次是安置方式更灵活,除了传统的“拆一还一”,还推出“房票+货币”组合,比如青岛即墨区允许拆迁户用70%补偿款购买新房,剩余30%直接拿现金。
最后是程序更透明,合法拆迁必须走完“六步流程”,少一步都算违法,山西某村因未公示补偿方案强拆,被判赔偿120万元。
重点说说两类房子。
第一类是危房。全国现存D级危房约5000万平方米,主要分布在城乡接合部。
这类房子有三个特征:地基沉降超过5厘米、承重墙开裂宽度大于1毫米、抗震等级低于现行标准的70%。
北京昌平区半截塔村去年启动危房改造,237户居民全部安置到15公里外的共有产权房,补偿款比评估价高20%。
第二类是预制板房。全国现存预制板房约1.2亿栋,其中8000万栋在城市,占存量住房的20%。
这类房子最大问题是整体性差,唐山大地震时预制板房倒塌率比砖混结构高3倍。
浙江温州今年启动预制板房专项改造,对2000年前建成的房子按每平方米2800元补偿,比砖混结构高16.7%。
从城市案例看,上海计划2025年底完成中心城区零星二级旧里改造,涉及1.2万户,补偿预算超1400亿。
合肥更激进,计划年内完成2.8万户征迁,补偿标准分三档:一环内1.8万/㎡、二环内1.3万/㎡、二环外0.8万/㎡。
深圳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南片区拆迁,最高补偿达7.5万/㎡,但要求3个月内签约,否则奖励比例从15%降至10%。
对普通居民来说,有三个应对策略。首先是提前准备材料,包括房产证、土地证、装修发票等,浙江安吉村民通过提供完整装修记录,补偿款增加了12%。
其次是关注评估环节,根据规定,评估报告必须有两名注册估价师签字,缺失即无效。吉林孙先生发现评估面积被篡改,通过申请信息公开,补偿从260万提升至410万。
最后是利用法律武器,危房鉴定必须由住建部门指定机构出具,安徽沈女士房屋被强拆后,因政府未委托专业鉴定,获赔120㎡安置房+24万。
这次拆迁对楼市影响深远。短期看,2025年预计释放购房需求约150万套,能消化10%的库存。
长期看,一线城市核心地段房价可能上涨,上海黄浦区拆迁户购买力已导致周边二手房价格上涨8%。
但三四线城市要警惕“拆迁依赖症”,某中部城市棚改货币化后,房价一年内暴涨50%,随后因供应过剩暴跌30%。
最后提醒,这次拆迁不是“一刀切”。住建部明确,单片区拆除面积不得超过20%,拆后重建面积不得超过原面积的2倍。
而且50%以上居民必须“就地安置”,防止被迫搬迁。
如果你家房子不在这两类范围内,也不用焦虑,住建部计划用10年时间完成全国老旧小区改造,未来每年将投入5000亿,重点解决管道老化、停车难等问题。
总之,2025年的拆迁是政策调整、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的综合结果。
对于涉及的家庭,这是改善居住条件的机会;对于城市,这是优化空间布局的契机;对于楼市,这是消化库存的良药。
但无论如何港股开户配资,拆迁都应该以保障居民权益为前提,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。
发布于:河南省